微信广告合作/0731-22593768、13873325511
新闻热线/0731-28829110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株洲论坛举行院士专家纵论轨道交通集群发展
10月18日,201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长沙开幕。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株洲论坛现场(通讯员 供图)
当天下午,围绕“智慧轨道,联通未来”主题,本届轨交会的株洲论坛在中车株机举行,约200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纵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趋势。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副省长陈飞,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出席株洲论坛。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中国中车集团党委常委、中车股份执行董事徐宗祥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主持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刘友梅、丁荣军、陈湘生、谭建荣,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英国伯明翰大学铁路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克莱夫·罗博兹,土耳其卡拉比克大学副校长 穆斯塔法·亚沙尔等出席。陈湘生、翟婉明等7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作主旨演讲,为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当前,株洲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稳居全国首位,拥有中车株机、中车株所等一大批龙头企业,2018年实现集群主导产业总产值1550亿元。为期2天的株洲论坛是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唯一市州专场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专家研讨会、产业对接大会及项目签约等。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园(资料图/张湘东 摄)
毛腾飞在致辞中说,培育世界级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打造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变压器”,是促进稳增长的“稳定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当前,株洲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着力建设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主导的“3+5+2”产业体系,带来了人才、技术、投资等多种生产要素的加速集聚,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营造了更优更广更好的产业生态。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多为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把脉会诊,提出宝贵意见。真诚欢迎各位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带着技术、带着团队、带着项目来株洲发展创业,共同把株洲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中心。
徐宗祥在致辞中表示,以本次论坛为契机,通过开放性、前沿性、国际性的议题探索,株洲必将进一步汇聚顶级智慧,为推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扩大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影响力,开创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开幕式上举行了株洲国联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湖南国基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和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李俊元,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周纯良、余炳锐,市领导刘光跃、蔡溪、何朝晖出席。
(记者伍靖雯 通讯员刘天胜)
中车株机公司研制的不锈钢地铁列车奔驰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资料图)
国际轨道装备博览会株洲论坛签下12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0亿元
10月19日,作为201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株洲论坛的延续,石峰区轨道交通产业对接大会暨百日攻坚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举行。12个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20亿元。
签约项目,包括西门子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调试中心、新能源动力关键部件加工中心、中铁电气物资新型工程材料、德国威法水性涂料等。其中,凯斯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将兴建年产3万台套高科技智能装备产品的产业基地。
签约活动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还发布了株机配套产品需求名录。
(记者伍靖雯 通讯员林琳)
院士发言选登
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
重视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实现持续发展
株洲集中了很多大型企业,包括中车株机、中车株所等中车系的企业。中车的一批企业带动形成轨道交通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对我们国家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在高起点上我们要更加重视创新,解决短板和关键技术的问题;第二、要重视成果的转化,特别是要注重发展最先进的成果的应用;第三、要引领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尤其要顺应国际科技发展态势和趋势。这里面涉及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方面,还涉及很多安全问题;第四、要重视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主席何继善:
加强校地合作,为未来发展培养人才
研究院的报告提到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有人才优势,了解之后得知确实是豪华的阵容,但是这是基于已有状况,我的建议更加着眼于未来发展。
比方说可以跟中南大学实质性地建立相应的学院。中南大学有相应的专业,可以考虑根据株洲的需求建立相关学院,可以为株洲未来人才的引进做更系统全面的准备。当然人才的来源可以是面向全世界,也可以来源其他的高等大学,但是中南大学本来就跟株洲有很紧密的联系,长株潭是一体的,建立一个实质性的学院,为株洲先进制造业集群培养未来人才,也许是有帮助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婉明:
“新能源空铁”可推广
当前,中国各大城市发展日益繁荣,人口拥堵的问题日益加重,我们需要探讨能否在空中实现立体化的交通。
新能源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简称“新能源空铁”)为向空中发展立体交通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我们还在建设首条新能源空铁商业运营示范线,未来希望新能源空铁能够成为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大家庭的一员,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机专家委主任刘友梅:
产业集群内部联动,持续做大创新体系
株洲有很多轨道交通的核心企业、配套企业,优势是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但是我们相互之间产业集群里面这些单位与单位之间,机制创新之间的联动合作还有很大空间。
现在我们要打造国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这个基地可以讲落户在湖南了,我们可以借这个东风把我们自己创新体系做大,通过产业集群内部协同,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倍增效应,引领轨道交通产业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主任谭建荣:
打造创新引领型的产业集群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非常大,也做得非常好。下一步我觉得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不能仅仅是一个生产型的,更应该是创新引领型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至少要把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优秀人才聚集到株洲来,目光不能局限于株洲地区和湖南省,至少要在国内,更重要的是综合性学校、综合性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个产业是多学科交叉的。我觉得这两方面做好了,我们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就能在全世界产生更大影响。
来源 | 株洲晚报
记者 | 伍靖雯
编辑 | 董介
审核 | 戴萍(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往期推荐
1. 微信突然出手!网友惊呼:终于可以解脱了!2. 因为一个动作,女子结账时突然遭旁边一女子暴打!肇事者已被抓
3. 高龄也发挥余热!感谢他们为株洲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