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凉风起,煮茶,是一种温情 | 六堡老茶婆这样最好喝

凉风起,煮茶,是一种温情 | 六堡老茶婆这样最好喝

阅读量:3733962 2019-10-24



天气冷下来后,喝茶选择煮饮,就像夏天的冰镇西瓜,寒冬的麻辣火锅一样,有着“天人合一”的默契劲儿。
煮,是一个温情的动词,说起煮茶,倒先记起小时候常喝的煮豆浆。
拿着自家的小锅,到街口排队买回来生豆浆,回来打开煤炉灶,小火苗扑闪扑闪的,小锅加盖坐到炉子上煮。一旦煮开,要及时拿掉锅盖,防止溢出,必要时煤炉子还要适当封口,降低火势。估摸着保持沸腾三五分钟,才算是煮熟、煮透。
煮的过程里,照看的很专心,等待的也很专心,身体和心情体会到的,是一种逐渐升腾的闲适和希冀。
古人煮茶,花费工夫很多。打水,备炉,烧炭,碾茶...好容易备齐了器具,还要看顾着罐中的水,三沸为宜,投入茶末,育华酌茶...真真细致到繁琐。
如今,即便是在专门的茶室里,煮饮的雅趣也不必苛求这样的的极致,而六堡当地世代煮饮老茶婆的习惯,想必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它的质朴。
微雨,煮饮2012六堡老茶婆。
从撬茶开始,心就能慢慢安静的定下来。茶针插入茶砖侧面的缝隙,无需太用力,专心顺势轻轻一撬,就能取下相当完整的一片茶。

为了更好的析出茶味,茶片可以撕开掰成小块,再放入煮茶壶里。
煮茶壶是茶百科常用的一个玻璃壶。玻璃壶能直观地看到汤色,因而也容易把握出汤时间,很好的保证茶汤口感。
另外,玻璃壶散热较快,现煮现喝也较为适合。
4克茶,第一道注水约450ml。由于之前多次使用热水煮饮。今天特意尝试用冷水煮饮,考虑到茶叶浸泡时间会更长,所以茶水比例较以往低(热水煮饮,建议茶水比约为1:80)。



古人煮茶,水因时节而不同。
夏季里,乾隆帝在承德饮“荷露茶”— 是收集荷叶上的露水煮茶。
到了冬季,又有融雪煎茶的逸致。白居易《晚起》诗中曰: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无独有偶,《红楼梦》里妙玉招待钗黛二人品茶,也特特说明用的是梅花上的雪。
时移世易,如今煮茶,自是不知道荷露,无论梅雪,高品质纯净水即可。
※ 点火加热,唯余等待
煮茶,煮的是意境,喝的是滋味,是一种慢下来的自在享受。
书和电影里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寒天里雪落无声,屋内炭火忽明忽暗,一把壶搁在炉火上,热腾腾的白烟氤氲飘散......
也许是独啜,也许是在等待一位老朋友,煮茶的画面总是安静和温暖的。

※  咕嘟咕嘟中,不知是否煮出了一些往事
老茶婆质厚有梗,粗枝大叶相对内含物质会更加均衡,贮存的糖分也比较高,耐煮耐泡。
无论是浸润在壶中或是用盖碗冲泡,老茶婆并不因方式不同而失去平易近人的本质。
而煮饮,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  第一道茶新鲜“出炉”
【小记】
汤色蜜黄,有浓度,乍看之下有点似红茶“冷后浑”的凝脂感;
汤感绵顺,这和紫砂壶或盖碗冲泡老茶婆的差异较大,后者口感则偏向清爽;
滋味微有涩感,茶百科分析应该是加直接加冷水煮的缘故。(尝试永无止境,所以煮茶,多次亲自体验后,建议茶友们用热水煮);
煮沸的过程中,糯香味、槟榔香在茶室里弥漫,是老六堡独有的味道。


第二道,煮茶中......


※  第二道茶   新鲜“出炉”
【小记】
汤色橙红,汤质稠厚,果冻般的胶质感稠厚。
口感顺滑,糯香、枣甜香特别突出。
▽  美照来袭



第三、四道,都是直接加沸水煮...
茶汤依次如下:


【小记】
后两道的汤色区别不大,偏一点点棕调的黄。尤以第三道茶汤最为甜润,煮的时间稍短,沸腾后一二分钟即出汤。
几克茶,简单方便的煮饮法,温暖怡情,就足以屏蔽阴雨天的低气压。
秋深露重,该煮茶了。壶中的茶,你选好了吗?
相关美文
2012六堡老茶婆砖,宜品宜藏 甜润槟榔香
宜泡宜煮 六堡老茶婆砖的冲泡品饮方法
一场茶局,可以等20年?!
泡好六堡茶,放多少量茶叶最合适?
看图识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图谱大全
古法槟榔香 传统现代 越来越热六堡概念
2019传统工艺老树六堡茶,甜的有变化
茶百科.等闲堂,爱茶,爱上一种生活方式!○茶百科贾留华 私人微信号:jialiuhua○淘宝店铺名:茶百科精选茶馆http://chabaike.taobao.com▼▼点击“阅读原文”订购此款老茶婆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