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引用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外贸增速高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外贸总值占全球的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1个百分点,仍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在全球经济感受阵阵“寒意”,全球贸易显著放缓之时,中国的表现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西班牙《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近日发表文章称,中国自贸试验区数量增至18个,这将强化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机器人技术、电动汽车、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的优势地位,提升中国外贸的全球竞争力。
外贸发展关乎就业和民生,关乎国民经济全局。10月23日,受国务院委托,商务部部长钟山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工作进展,规划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现状
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规模快速增长。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4.6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占国际市场份额从不足1%提高到11.8%。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机电产品出口1.46万亿美元,增长10.6%,占比较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至58.7%,其中集成电路、汽车、手机等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6.6%、11.3%和11.5%。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汽车、船舶、铁路机车、飞机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力、通讯等大型成套设备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
此外,报告显示,外贸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有力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带动和扩大了就业。据测算,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8亿左右,占全国就业总数的20%以上。

进展
截至今年6月全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42.4小时,较2017年缩短56.5%
近年来,我国加强贸易高质量发展战略谋划,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
在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国务院先后分3批在杭州等35个城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形成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和经验做法。完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近三年来,跨境电商高速增长,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据海关统计,2018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202.8亿美元,同比增长52.3%。
在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贸易环境方面,建设自贸试验区,2013年以来,陆续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不断总结提炼改革创新成果,先后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资项目管理“四个一”等202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充分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此外,报告显示,为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不断压缩通关时间,2019年6月全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42.4小时,较2017年缩短56.5%;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4.2小时,较2017年缩短66%;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由86种精简到46种,其中34种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
计划
加快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等10项重点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报告也规划了下一步将重点做好的十方面工作,包括:确保外贸稳中提质;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统筹开展多双边合作;切实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来源:大河客户端

我国海关总署星期一(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2.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在全球贸易显著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首先,中国进出口结构继续优化。今年前三季度,从贸易方式看,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同比增长4.8%,占外贸总值近六成,主导作用更加明显;从进出口商品类别看,民生消费类产品进口较快增长,水果、化妆品、水海产品进口分别大幅增长42.3%、39.9%、35.9%,显示中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与此同时,占出口总值近六成的机电产品增长4.7%,显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其次,中国企业市场开拓效果进一步显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欧盟、东盟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8.6%、11.5%。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增速6.7个百分点,占中国外贸总值达到29%,成为一大亮点。进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使得中国外贸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