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中欧乡土遗址论坛在济南召开 专家学者共商乡村文化遗址保护举措

中欧乡土遗址论坛在济南召开 专家学者共商乡村文化遗址保护举措

阅读量:3859005 2019-10-27


10月26日,2019中欧乡土遗产论坛在济南市山东建筑大学召开。此次学术论坛由山东省文旅厅、山东建筑大学主办,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建筑大学)等承办,以“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国家文物局相关处室、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廷琦、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启峰等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各高校的研究学者、会议学术支持媒体等嘉宾六十余人参加,共同探讨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举措。

▲会议现场
乡土文化遗产是传统社会与传统建设体系的产物,基于特有的自然、文化因素形成的与环境相适应的乡土聚落,蕴含着人类对居住地气候、地理条件适应的智慧。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遗产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传统的营造技艺传承等都是乡土文化遗产面向未来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资源管理处调研员詹德华在致辞中说,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独特作用。国家高度重视乡土文化保护工作具体来说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基础性工作,二是大力推进乡村文化遗产酒店推介活动,三是积极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四是做好乡村变迁物证的珍藏与展示。并肯定了山东省在加强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山东省文化与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廷琦致辞说,“山东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丰富的地域人文,齐鲁先民的勤劳智慧造就了类型多样、特色显著、资源丰富的山东乡土文化遗产。”他表示山东将努力构建百花齐放、特色呈现的山东乡村振兴名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新时代强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陈同滨教授在大会主旨发言中提出了“乡土建筑遗产的区系研究”的新概念,从社会学、生态学的角度自上而下的建立起了覆盖我国全部陆域的乡土建筑遗产的区系框架,每一个区系里头都有若干影响因素划分的地理文化单元,导致不同的地区生业圈,为今后研究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基础或者坐标系。
国际遗址理事会挪威委员会主席玛丽娅·安珂博士,就传统技艺的保护发展和创新问题,以挪威的工匠技艺传承作为研究案例,介绍了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方法。研究通过建立对技艺匠人的培训体系,创造出积极的相互交流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朱光亚教授的展示内容中,认为乡土文化是根文化,集中体现在农村中,但其影响广泛,在市镇中仍都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遗产也在加速消失,想做好保护最根本是做好“人”的工作。通过推进以村委会为主体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将村民的参与和需求考虑到村庄规划中去。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玉坤教授从文化学的概念和理论的基础,探讨文化遗产深层次的起源和意义。张玉坤认为乡土遗产的属性具有稀缺性、分散性、同质性、不可再生性,遗产的归属应是原住民。
会议上聚焦了山东省的传统村落及其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乡村记忆工程”是山东省首先发起的文物保护工程,山东省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与考古处处长王守功指出,目前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记忆工程仍存在缺乏规划、保护、利用等发展瓶颈。需要以居民为基础,首先要考虑的是居民,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适度展示的原则。山东省文物局原副局长由少平也提到,山东乡土遗产保护体系政策至关重要,也亟待完善。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高宜生副教授认为,当下乡土文化遗产保护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留下来,考虑栖居与当代生活的提升、生态与农耕系统的修复、优秀传统与文化的延承、产业活化再生与经济重构和教育医疗等资源的落实因素。
对平遥古城的保护利用是会议的一个热点话题。挪威科技大学的哈罗德·赫耶姆教授在平遥侯冀村进行调研,特别关注未来气候变化对乡土建筑的能源使用或者是热工舒适性影响。为平遥的民居从安全角度、能效角度和舒适度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发现了山西平遥特有的城乡堡寨模式,从宗族社会、小农经济、商业网络、乡村教育方案解构平遥的历史文化结构,为民居的可持续性保护提出新思路。
10月27日,与会学者围绕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民间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大遗址关联空间区域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三个分主题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其中,对乡土遗产的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以及价值体系与构成要素进行专题讨论;对各地区特色乡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系统总结、整理与评估;以及寻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编辑:姜   旭
审核:张   怡
点开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